2025年11月18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联合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举办了一场以“国际期刊论文撰写与发表(A&HCI论文撰写与发表)”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本次活动邀请我院杨晓波教授与周成龙博士联袂主讲,由曹环副教授主持。讲座吸引了校内多个学院教师参与,交流氛围热烈。

聚焦国际发表,拓展学术视野
杨晓波教授作为绍兴市“名士之乡”拔尖人才、学校“稽山杰出学者”,在语言哲学、比较哲学、中国哲学、日本哲学及翻译学等多个领域成果丰硕。他的分享结合自身丰富的国际期刊发表经验,围绕“国际期刊论文发表”与“国际科研学术合作”两个维度而展开。
杨教授指出,发表论文的目的不应仅仅停留在“发文章”的层面,而应将其视为融入国际学术对话、建立学术网络的重要途径。他强调,研究者需具备“全球视野”,主动追踪学科前沿,精准选择目标期刊,注重论文主题的学术价值与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在谈及投稿策略时,他特别提到“主编关”与“语言关”的重要性,并鼓励研究者善用审稿人意见,将其视为促进研究深化的“正向反馈”,而非简单的结果判定。此外,杨教授还分享了其通过研究李泽厚哲学与日本京都学派,与多国学者建立深度合作的经历。他特别介绍了在斯洛文尼亚的访学项目及推动建立“国际汉学译介研究中心”的构想,指出国际科研合作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延伸,也是获取项目资源、拓展研究格局的重要方式。

学术写作与发表实践中的七维反思
周成龙博士基于其在跨媒介叙事、多模态改编及文化接受研究领域的扎实实践,以“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基于实践的一些反思”为题,系统阐述了论文写作的七个关键维度。首先,他强调“完整的论文结构”是呈现研究逻辑的基础,有助于审稿人快速把握全文脉络。其次,在“文献综述的写作”方面,应避免“太诚实”或“太实在”的误区,综述内容必须严丝合缝地服务于研究主题。第三,他鼓励研究者培养“多学科理论的兴趣”,为学术研究提供多元视角,增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第四,“系统的方法论”不仅能够提升数据的可信度,也是构建严谨学术论述的基石。第五,关于“学术批判的基本范式”,他区分了“分析”与“讨论”的差异,指出分析应聚焦文本,讨论则需在更广语境中展开,两者皆为学术批判的外在形式。第六,在“结论的升华”部分,他呼吁研究者避免简单重复研究发现,而应从理论高度进行提炼与升华,提升论文的整体格局。最后,周博士就“学术伦理与AI应用”提出重要提醒:AI可作为语言润色与晦涩文本翻译的辅助工具,但不应直接用于生成观点;研究者投稿前应进行查重与AI率检测,以维护学术纯洁性。

互动交流:共话学术成长路径
在讲座的互动与问答环节,现场教师围绕“国际期刊选择”、“投稿注意事项”、“理论研究与研究方法”、“国际化学术合作”等问题踊跃提问,两位主讲人一一作出细致回应。此次学术讲座凸显了“视野”“桥梁”与“匠心”三个关键词,两位主讲人“以匠心筑桥梁,以视野促融合”,不仅为与会师生就国际期刊论文撰写与发表提供了具操作性的写作策略,同时指明了一条融合国际格局、方法论自觉与学术伦理的成长路径,以及重新思考学术研究的本质与使命。
本次讲座作为英语学院推动科研国际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活动之一,有效激发了教师的研究热情,拓宽了学术写作与发表的思路。学院未来将继续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助力学者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有影响力的“越秀声音”。
【专家简介】
杨晓波,博士、教授;绍兴市“名士之乡”拔尖人才、“稽山杰出学者”;研究领域为语言哲学、比较哲学、中国哲学、日本哲学、对比语言学、翻译学等;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厅局级及其他各类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译著10余部;目前主要关注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日本京都学派哲学研究,及中国书法典籍译介研究;成果见于《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外语学刊》等外语类刊物,及《哲学与文化》,Philosophy Compass, Philosophy East & West, Asian Philosophy, Asian Studies等哲学类刊物。
周成龙,英语学院教师,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跨媒介叙事、多模态改编、和基于社交媒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研究。论文见于Neohelicon,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 Monumenta Serica, Journal of Fandom Studies, 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东方翻译》《翻译界》《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等。这些研究集中探讨和关注边缘社群、文化在翻译、文学、媒体表征方面对结构性不公和权力的反抗与颠覆。目前致力于2010年代以来国漫复兴浪潮中本土动漫的IP化改编策略研究,以及其中所涉及的国家话语、市场需求和动画制作者能动性的三方协商对于当代中国性的复杂建构问题。
【讲座海报】

【供稿人】英语学院 曹环、徐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