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受我校《语言与文化论坛》编辑部和英语学院邀请,苏州大学二级教授、海外汉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季进教授为师生作题为《中国当代小说英译的现状与反思》的讲座,他系统梳理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小说英译的全景,深入探讨其传播特征、现存问题及未来路径,为在场师生带来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思想盛宴。讲座由英语学院院长王建香教授主持,学报执行主编王理行教授与英语学院、东方语言学院、西方语言学院20余位青年教师一同参与交流。
季进教授在讲座开篇指出,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小说英译呈现多维度突破,首先体现为译介体量的持续增长,最近十年更进入“爆炸式”增长阶段。其次,译介范围亦不断拓展,不仅莫言、苏童、余华、王安忆等“50后”“60后”作家作品持续传播,盛可以、徐则臣等“70后”,张悦然、颜歌等“80后”作家的最新力作也相继出海,科幻小说、网络小说等类型文学更风靡全球,形成多元文学景观。此外,译介模式的多元化与成熟化是另一重要趋势。1980年前,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以国家机构资助为主;新世纪以来,国外商业出版与学术出版成为重要支撑。同时,学者与译者的深度参与成为传播“桥梁”。通过展示北美英译者词云,季进教授指出葛浩文、韩斌、白睿文、罗鹏、白亚仁、刘宇昆、徐穆等译者做出了巨大贡献卓著,丰富了海外读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认知。
季进教授认为当代小说的海外传播呈现四个主要特征。其一,经典作家作品实现稳定译介,如新世纪以来莫言就有《酒国》《丰乳肥臀》等8部中长篇小说单行本英译。其二,不同代际作家同步译介,“50后”“60后”作家是“主力军”,“70后”“80后”也是新生力量。其三,类型小说成亮点,
战小说、科幻小说、悬疑反腐类小说、网络小说等受到欢迎。其四,地域小说全面覆盖,如西北贾平凹、中原阎连科、东北迟子建、西南阿来等作家作品均有英译,少数民族叙事如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万玛才旦《诱惑:西藏故事》也受到关注。
针对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挑战与前景,季进教授进行了深刻反思与建议,指出当前仍存在文学交流不平等、西方接受度呈小众边缘化趋势、中国文学变化超出西方预期等问题。未来需依赖西方母语专业译者与汉学家,建立经纪人制度以统筹译介各环节,加强学术研究与技术推广等措施助推中国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季教授强调,中国文学需坚守自身特殊性,以独特书写丰富世界文学;“走出去”也能“走回来”,回归到文学本体,以审美经验反观传播,走向多元协商,走向民间交流,打破文化边界;走向人机对话,思考人工智能时代翻译的文化转换与伦理问题。
季教授扎实的学术积累,丰富的讲座内容及广阔高远的视野,令与会教师深感敬佩,受益良多。在互动环节,教师们踊跃提问,从文学题材、海外译介、西方接受度等多个角度请教,季教授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我校学报《语言与文化论坛》执行主编王理行教授高度评价了此次讲座,认为其系统梳理了中国当代小说英译脉络,深刻剖析了传播中的机遇与挑战,论题引发深刻共鸣与思考,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讲座不仅让在场教师深入了解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现状,更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对话、构建多元文化交流机制注入新动能。
【专家简介】
季进,苏州大学二级教授,兼任苏州大学海外汉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国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现代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著有《钱钟书与现代西学》《另一种声音》《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季进文学评论选》《文学的摆渡》等,编注有《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五卷本)等。
【附:季进教授讲座海报】
供稿人:曹环、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