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英语学院围绕“AI赋能教育教学背景下的专业内涵建设与发展”这一主题,以报告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学院务虚会议,旨在共同谋划学院“十五五”时期的发展大计。校长徐真华应邀出席此次会议,学院领导、督导、系主任、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实验中心主任、两办主任及副主任、教授代表等悉数参会,会议由学校副校长兼英语学院院长陈文涛教授主持。
徐真华校长对本次研讨会给予了充分肯定,称赞其“接地气、有必要”。他在讲话中一针见血地提出了核心问题:在AI时代背景下,英语教育的服务定位究竟应当如何确定?面对社会上存在的“文科无用论”等负面舆论的影响,教育工作者更应坚定信念,坚守服务社会的理念,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徐校长强调,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在于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他指出:“这是我们研究的重中之重,学校的存在就是为了培养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如果不清楚培养目标,就很难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凸显办学特色。”特别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是“如何将AI技术有效融入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必要的AI技能”这一问题。为此,学校已经根据自身在该领域的起步情况和资质条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务实可行的举措,例如成立人工智能领导小组、举办相关培训班以及开设相应课程等。
院长陈文涛教授指出,本次会议既是一次务虚性质的研讨活动,也为后续制定“十五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针对翻译专业面临的挑战,陈院长表示,虽然AI技术的发展给该专业带来了一定压力,但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应对变革,因为教师的情感表达和共鸣能力是AI无法取代的独特优势,这与学校所强调的人文性质高度契合。陈院长进一步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紧密结合绍兴及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守外语特色,认真审视人才培养方向是否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他还提到,校长正在亲自指导建设人工智能学院,未来该学院将与英语学科实现深度融合;英语学院将按照学校的整体部署要求推进专业建设工作,不辜负学校的期望。最后,他代表学院向徐校长的悉心指导表示感谢,并号召全体与会干部齐心协力,共同开创英语学院的美好未来。
王建香主任以“守正创新”为主线,深入探讨了AI时代英语教育的变革与坚守。她认为,教育工作者应牢牢把握三大基本功:一是政治思想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二是语言能力根本,既要重视英语水平的提升,也不能忽视母语修养;三是文化积淀底蕴,要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这三个方面对于师生来说都至关重要,而教师更应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面对时代的挑战,既要善于利用AI工具的优势,更要深入挖掘人文关怀的内涵,使外语教育在守正与创新之间走出一条兼具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独特道路。
李敏书记组织全体与会干部深入学习学校暑期读书会四个专题报告的核心要义。她着重指出,干部们务必深刻领会并切实贯彻读书会精神,紧密围绕学校的“五九”行动计划以及“AI赋能课堂教学改革举措”,科学合理地规划各专业在“十五五”期间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张玉宏副院长作了关于“十五五”专业内涵建设的专题报告。她精准地指出了英语、商务英语、翻译这三个专业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如特色定位不够清晰明确、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有待提升、国际化水平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以及师资队伍转型相对缓慢等,同时也剖析了各专业的个性化短板。针对这些问题,她提出了诸如实施“语言+”差异化定位策略、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同步制定了四项有力的保障措施。
徐英副院长以“破立并举,协同创新:打开科研和国际化工作的新局面”为主题发言。他指出,英语学院科研与国际化工作将坚持“破立并举、协同创新”,以“外语+”与“AI+”深度融合为核心路径,协同推进科研和国际化工作,积极应对数智时代挑战。科研方面,聚焦语言服务与国际传播、区域国别、语言学与文学四大方向,重点建设远东庭审记录语料库项目,推进文献翻译和国际传播研究。此外,要积极探索区域国别研究,将由以英美为中心的科研和国际化路径转向“一带一路”沿线及东南亚国家,通过课程重构、科学研究转向、师资优化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复合型、“新国际化”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学院还将通过制度创新、团队建设与资源整合,努力打造“区域国别研究智能知识库”,配套开发文学、语言学、国际传播等方向的AI智能体,夯实发展根基,打开科研与国际化协同并进的新局面。
三系的系主任分别就本系的“十五五”发展规划进行了详细汇报,明确了各自的专业特色与高质量发展目标。英语系的尹付教授重点关注学生的成长关键指标,提出要着力提高考研录取率以及专四、专八考试的通过率,以此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发表学术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同时以申报市级重点专业为契机,努力向省级迈进,精心打造“语言+AI+跨文化”的特色品牌。翻译系的李晓东教授以“坚持守正与创新”的发展基本构想,大力推进“翻译+”交叉特色的建设和国一流专业建设,聚焦培养“应用型+国际化”的人才,采取引进与培育并重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在坚守教育初心、平衡技术应用与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实现创新突破。商务英语系的杨晓轩教授以“聚数智赋能,谋发展新篇”为题,阐述了构建“战略对接、AI赋能”等五维协同的新格局,致力于培育出具备“语言能力突出、商务知识精湛、数字技能娴熟”特点的专业人才。
在集体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十五五”规划、专业布局调整、AI赋能教学、教学质量提升等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畅所欲言,纷纷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务虚会的召开,为英语学院“十五五”期间专业建设与发展明晰了思路、凝聚了共识。接下来,学院将以此次会议成果为指引,切实把规划蓝图转化为具体行动,持续深化AI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着力培养更多契合地方需求与国家战略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英语学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