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晨涵

发布者:俞科安发布时间:2020-07-11浏览次数:592

成长,一直在路上

【人物名片】汪晨涵  2020届英语专业毕业生

毕业去向】复旦大学研究生

【人物简介】

汪晨涵,女,汉族。在校期间,多次参加学科竞赛,参加志愿者活动。曾多次获得校“优秀SPT学生”、“优秀SPT团员”等荣誉称号,是校“张巨昌奖学金”二等奖获得者,省政府奖学金多次获得者。志摩先生,挥一挥衣袖,可以不带走一片云彩。但当我背上行囊离开稽山脚下的时候,我却无法如此泰然,毕竟这里承载着我为梦想奋斗的青春岁月,也储藏着我大学四年的酸甜苦辣。

【成长历程】

我叫汪晨涵,2016年正式成为越秀一员。在越秀的四年是一个旧时段的结束,也是一个新时段的伊始。在这里我结识了很多的意气相投的朋友,也受益于许多潜心教学的老师。到现在,翻起手机的照片,看到一年一年的课表,还能清晰的回忆起老师在课上讲授的神情,还记得下课之后和朋友们一起走过英语学院旁的小桥,“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学校里的栀子花也开了,真想再看看去。

走进越秀

越秀,起初只是在招生院校中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几年之后,我却对越秀的每一个角落都特别熟悉。图书馆二楼最角落的桌子上刻着“加油!”,从图书馆到教学楼的小道上偶尔会有满天星开着,这些零零碎碎仿佛都称为了我记忆中不可抹去的一部分。

进大学第一个晚自习就是自我介绍,听完每个同学介绍自己的梦想之后,我也觉得要给自己找一个方向。

我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一方面为了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另一方面也为了更快适应大学生活。从大一开始,越秀就锻炼我们早起,就像是接过了高三的接力棒,重新帮助同学们燃起斗志,珍惜清晨。每天在去教学楼的路上都能听到同学在背单词,朗读课文,就像是在时刻提醒我,告诉我“不要松懈”。

学校大一大二紧密安排课程,也正是如此,才让很多同学把“大学也要学习”变成一种习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样同学们在大三分方向的时候才能有坚实的基础。我也见过很多同学在晚自习结束之后,又接着到图书馆继续自习。

越秀,就像是一泓清泉,在你跋山涉水之后不至于望梅止渴;也像是一盏路灯,在你会经过的地方,照亮你回去的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

回首四年的青春,酸甜苦辣,就像是被打碎的瓶子,这些味道都突然涌上心头。

学习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就像“管住嘴迈开腿”是减肥少女的箴言一样,又有多少在真正开始实践的时候将它束之高阁,抛之脑后呢。韩寒曾经说过“有些道理人人都懂,但还是没有几个人能过好这一生”。“大道理”就像是一个口号,有的人会贴在床头,有的人会当做手机壁纸,可能头几天看到还觉得是警醒,是鞭策,但是长期以往下去,又有多少还会记得自己写下这段文字的初心呢?就像很多人不知道到底自己要什么,只会跟着别人的脚步一板一眼,那又有什么好抱怨自己终于平庸,浑浑噩噩呢?成长是自己和自己的一场战役,就看你愿不愿意努力,然后坚持到底。只有在努力了之后,才能发现哪些东西是可以一搏,而哪些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才能够看清这个世界的样子,才能够冷静下来和自己辩论,否则,只会陷入无限的自卑和担忧中,惶惶不可终日。

越秀给了我平台让我锻炼自己,给了我时间让我沉淀自己,也给了我机会不要轻易地淹没在人潮里。梁实秋先生曾说过“每个人都珍惜生命,但很少有人珍视他的时间”。大学四年,说起来不过是一生里程的二十五分之一,但是却有可能成为我们人生画布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老天把画笔交给了我们,越秀把舞台留给了我们,待胸怀“踏南天碎凌霄”之志的我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越秀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也为我准备好了开启下一扇门的路。我们就像是一群脱离怀抱的儿女,将继续用自己的成绩来报答母校的恩情。就像是即将振翅翱翔的飞鸟,在天空以不倦的姿态继续编织宏图。

  

【心语心愿】

一直絮絮叨叨的2020年一转眼就来到我面前,仿佛我只是将墙上的日历翻了一页。窗外雨声阵阵,涤净的天空,像极了我在图书馆自习的时候往窗外望去的模样。

越秀,用四年的时间伴我成长,也用四年的时间让我探索要追寻的梦想,现在仍然可以回忆起刚进越秀时我心中难言的忐忑,上第一节课时老师的教诲也时常在我耳旁回响。就像是随风远行的蒲公英,即使飘向四方,她也不时会回想起自己成长的地方。就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四年的经历就像是幻灯片一样在我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回放。

成长不是一瞬间的事,但也不是难事因为在越秀你不知不觉得就学会了成长的方法,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样“成长是一扇树叶的门”,门后有生机勃勃的春色,春色就在我们身边,成长就在我们身边。

“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乘坐着离开越秀的汽车,身后的越秀被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慢慢湮没,或许将来我们会相隔万里,但是我永远会记得稽山脚下的这片净土,会记得我在越秀走过的路。